機器人日前發布數款最新機器人產品和應用。其中,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統新松SIRC2.0智能機器人控制器,實現了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國產化重大突破,可以直接應用于6/7軸串聯機器人、復合機器人等產品。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了位于沈陽渾南新區“中國智谷”的機器人公司本部。公司技術總監徐方表示,機器人行業的黃金發展期可能就在這5年,公司堅持自主研發,打造智能化產品,拓展全球產業鏈,為下一步騰飛做好了準備。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工業機器人市場競爭激烈,國內不少領先企業在很多應用場景上已具備優勢,但需要突破品牌知名度較低的瓶頸。
產品線齊全
走進機器人公司廠房,立即進入了一個機器人世界。在標準足球場大小的廠房里,不同種類的機器人分區域排列,齊刷刷亮相頗為震撼。淡藍色的地板光潔干凈,幾乎看不到油污。技術人員有條不紊地調試、裝配這些成品或半成品機器人。造型可愛的“松果”服務機器人在技術人員的“指揮”下,端著盤子來回演練;并聯機器人一下下地迅速抓取物件……
作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龍頭企業,機器人公司的產品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系統集成產品服務等,產品線齊全。
公司副總裁、董秘趙立國表示,公司形成了以獨有技術、核心零部件、領先產品及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在技術總監徐方看來,“最全產品線”是在多次技術攻關中啃“硬骨頭”啃出來的,體現了國產機器人品牌的自主研發能力。徐方表示,公司以技術見長,很多解決不了的難題都會來找公司攻關,通過不斷啃這些“硬骨頭”,公司的機器人產品種類越來越全,產業鏈越來越完整。
公司生產的潔凈真空機器人填補了國內空白。公司創新與重大項目部部長杜振軍表示,目前公司是中國市場唯一一家能生產潔凈機器人的企業。
徐方介紹,當時國內要發展半導體產業,需要自己的芯片設備,但在核心部件真空機械手方面被卡住了脖子。一方面,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單獨出售潔凈真空機器人給我們,只賣成套系統;單個機器人價格是15萬美元,而整套系統打包賣需要90萬美元。另一方面,從美國進口這些設備時審查嚴格,整個流程至少得9個月,嚴重影響國內半導體裝備的發展。公司經過艱苦研發,最終開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潔凈機器人,并推動潔凈機器人的市場價格趨于合理。
公司還與知名醫院合作,研發出國內首臺應用于腫瘤治療的消融醫療輔助機器人。
不斷推出新品成為公司占領市場先機的關鍵。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7424萬元,同比增長260.34%。趙立國表示,在國內市場,僅公司能與海外企業在高端領域進行競爭,海外企業能做的產品,公司基本都能做。徐方表示,“公司50%的客戶都是老客戶。不斷創新推出新產品,每年又有50%的新增客戶。”
半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億元,同比增長15.47%;凈利潤為1.8億元,同比增長6.67%。上市不到十年,公司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擴大了約5倍。
為中國制造添“智”
機器人公司廠房,就是一座智慧工廠,一個巨型一體化集成設備在運轉著,一個個機器人自主完成取貨、搬運、裝配、檢測、成品入庫等程序,真正是“機器人生產機器人”。
徐方表示,這種智慧工廠也叫數字化車間智能平臺,是公司重點打造的智能制造平臺之一。公司自用的這個智能化車間,可以年產5000臺機器人,開足馬力甚至年產10000臺也不成問題。同時,公司提供智慧工廠訂制服務,為不同行業企業量身打造智能制造設備,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
制造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智能制造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專家表示,智慧工廠將機器人、互聯網、信息技術和智能設備進行融合,在生產、質量控制、物流等環節提高智能化,這也是機器人制造生產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公司生產的智能平臺價格在幾千萬到上億元不等,已被多家公司所應用。目前,公司與中核集團相關合作項目進展順利,已有部分工作站項目完成驗收。此外,公司為中興通訊規劃實施了數字化工廠項目。
徐方介紹,除了智慧工廠,公司另一個重點業務是智能裝備平臺,主推智能型工業機器人。徐方形容,傳統的工業機器人是“閉著眼睛干活”,先“教會”,然后進行重復性工作。而智能機器人除了具有第一代示教機器人和第二代離線編程機器人的特點外,還帶有各種傳感器,對外界環境具有感覺能力,同時具有獨立判斷、記憶、推理和決策的能力,能適應外部環境變化,靈活調整工作狀態,完成更加復雜的操作。
目前工業機器人市場競爭激烈,外有“四大家族”等國際品牌,國內機器人產業鏈下游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也在轉型自供機器人,如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庫卡公司,東旭新能源收購上海安軒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等。
打造高端智能化產品,在制造行業拓展服務市場,成為公司的突破點。徐方表示,通過新型智能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公司業務領域更高端更多元。在機器視覺方面,公司自主研發的視覺識別系統,實現了工業機器人的視覺檢測、視覺定位、視覺跟蹤等功能,并應用于多關節機器人、并聯機器人、雙臂協作機器人等產品。
在汽車及零部件、電力、工程機械等傳統優勢領域,公司與寶馬、通用、上海交運、國家電網等大型企業的合作不斷深化。此外,公司業務向3C、廚衛、新能源、核燃料、電商等領域拓展。
拓展海外市場
目前,公司的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已經銷往歐、美、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多家企業達成合作。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推進全球化產業布局,考慮在新加坡、日本、歐洲、美洲等地設立研發中心或者營銷網絡,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
徐方表示,在海外設立研發或銷售中心,是公司主動對接國際競爭的一種嘗試。公司三分之二的客戶都是國內外高端客戶,包括獨資企業、合資企業、大型國企等。
公司一直在與海外機器人公司直接競爭。徐方表示,海外基本上都是存量市場,要想在有限的市場分一杯羹,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公司的移動機器人,早在十年前就實現了出口。“考察了北美市場后,發現我們的智能物流設備等在當地市場具有一定優勢。”徐方認為,在智能物流領域,目前最先進的技術都在中國,公司的相關設備具備國際競爭力。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3。近年來,海外機器人企業紛紛開拓中國市場,尋找應用場景、進行技術升級。但國內不少領先企業在很多應用場景上更了解用戶,在系統集成方面具備優勢。
據了解,公司已與米其林合作,共同研發具有國際領先優勢的輪胎行業的智能物流系統。2016年,公司出口銷售額1.5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7.37%,同比大增346.76%。為提升國際競爭力,趙立國表示,公司不排除在海外并購相關優質企業。